发布时间:2025-02-07来源:作者:上海古都设计点击:56
外观设计专利是专利法保护的一种类型,主要涉及产品的形状、图案或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以下将详细介绍外观设计专利的定义、申请流程、费用、保护期限和检索方法。
定义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构成要素
形状:指产品的三维造型,如家用电器和交通工具的整体轮廓。
图案:通常涉及二维平面设计,如日常用品上的花纹、图形等。
色彩:可以是构成图案的成分,也可以是塑造形状的关键部分。
美感和实用性
外观设计必须富有美感,并且适于工业应用,能够通过工业手段大量复制生产。
申请材料
请求书:包括发明名称、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姓名、申请人的姓名和名称、地址等。
外观设计图片或照片:包括主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立体图等。
外观设计简要说明:包括名称、用途、设计要点等。
申请步骤
1. 提交申请:可以通过专利局受理大厅面交、邮寄、电子申请等方式提交申请文件。
2. 初步审查: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发给相应的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
3. 缴纳费用: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专利登记费、授权当年的年费、公告印刷费以及专利证书印花税。
4. 颁发证书:完成注册手续后,即可获得专利证书。
申请费
申请费全额为500元,符合条件可以申请费用减缓,减缴比例为85%时,申请费为75元;减缴比例为70%时,申请费为150元。
年费
外观设计专利年费按专利年限收取,第1-3年每年600元,第4-5年每年900元,第6-8年每年1200元,第9-10年每年2000元。
其他费用
包括专利登记费、印刷费、印花税等,总费用为205元,不予减缴。
保护期限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五年,自申请日起计算。
权利维持
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以维持其专利权的有效性。
检索系统
外观设计专利检索公共服务系统提供常规检索、著录项目检索、图像检索、混合检索等多种检索模式。
检索方式
文本检索:通过申请号、公开号、产品名称、主分类号、申请人等进行检索。
图像检索:通过上传图片进行“以图搜图”检索。
混合检索:结合著录项目和图像进行检索。
检索结果
检索结果支持文字检索结果和图像检索结果的浏览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外观设计专利通过对产品形状、图案和色彩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种保护创新成果的法律手段。申请外观设计专利需要准备详细的申请文件,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申请。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十五年,专利权人需定期缴纳年费以维持专利权。通过专利检索系统,可以方便地查找和验证相关专利信息。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一般步骤如下:
1. 准备申请材料:您需要准备以下文件:
外观设计专利请求书:包括申请人信息、设计人信息等。
外观设计图片或照片:展示产品的外观设计,包括主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立体图等。
外观设计简要说明:描述设计的名称、用途、设计要点等。
2. 提交申请: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交申请:
到专利局受理大厅面交申请材料:请携带身份证件,需要登记信息。
通过邮寄方式递交:邮寄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蓟门桥西土城路6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受理处,邮编:100088。
通过专利局设在全国代办处递交:请查询相应代办处联系方式。
委托代理机构:如果您委托了代理机构,可以通过代理人递交。
电子申请:登录专利业务办理系统进行在线提交。
3. 初步审查:专利局会对申请文件进行形式审查,检查文件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等。如果发现问题,会发出补正通知书,申请人需要按要求进行补正。
4. 授权阶段:如果通过初步审查,专利局会发出授予专利权通知书。申请人需要在规定期限内缴纳专利登记费、授权当年的年费、公告印刷费以及专利证书印花税。完成这些手续后,您将获得专利证书。
外观设计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的主要区别如下:
1. 定义和保护对象: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强调的是产品的外观美感和装饰性设计。
实用新型专利:保护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注重的是产品的实用性和技术改进。
2. 申请文件和要求:
外观设计专利:需要提交外观设计请求书、图片或照片以及简要说明,主要关注设计的新颖性和美观度。
实用新型专利:需要提交请求书、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等,强调技术方案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3. 审查流程和保护期限:
外观设计专利:经过初步审查和可能的实质审查,授权周期较短,保护期限为15年。
实用新型专利:仅需初步审查,授权周期更短,保护期限为10年。
4. 创造性要求:
外观设计专利:要求设计具有新颖性和美观性,但不需要像发明专利那样具有显著的技术进步。
实用新型专利:需要具备实质性特点和进步,适用于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
5. 保护范围: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范围以提交的图片或照片中的外观设计为准,适用于产品的装饰性或艺术性外表设计。
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涵盖产品的具体形状、结构或组合,适用于具有一定形状或结构的新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确定保护范围: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以专利授权时在图片或照片中展示的产品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用于辅助解释。
2. 判断产品种类:需确认被控侵权产品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是否属于相同或相似种类。判断依据包括产品的用途、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以及产品销售和实际使用情况等因素。
3. 整体视觉效果对比:将外观设计专利与被控侵权产品进行整体观察和综合判断。如果两者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实质性差异,可能构成侵权。
4. 设计特征对比:重点关注专利产品的独特设计特征,如形状、图案和色彩的布局。若被控侵权产品包含与专利相同或相似的设计特征,可能导致混淆,从而构成侵权。
5. 普通消费者的认知:以一般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为标准,判断被控侵权产品是否容易使消费者产生混淆或误认。
6. 功能性设计特征的考量:如果设计特征主要由技术功能决定,其对整体视觉效果的影响应予以减弱。
7. 设计空间的考虑:设计空间较大的产品,消费者不易察觉细微差异;设计空间较小的产品,消费者更容易注意到设计上的区别。